28日,保安保洁13825404095孩子的母亲闫女士透露,宝宝身体因此出现多处淤青和破皮,“她夜里突然大叫并坐起来,扑向我孩子的床,去压我的孩子,幸亏孩子的姥姥及时发现把她拉了回来,否则我都不敢想后果怎样。”
闫女士还称,育儿嫂是2月初在中介公司找来的,也签订了合同,但事发后经警方调解,己方与中介、育儿嫂未达成一致。目前,因为年龄太小无法进行检查,孩子是否存在内伤尚无法确定。
另据羊城晚报采访,闫女士表示育儿嫂王某承认自己夜间常会出现类似行为,但在签订合同时并未及时告知,还接了24小时带睡的单子。
“后来我们说可以先赔3万元,但是他们也不赔了,说老板不让赔直接走诉讼。”
2月28日,记者多次联系美宜佳家政服务公司,但未获得回应。
据上观新闻此前报道,一名从业多年的育儿嫂肖阿姨曾告诉记者,在母婴健康行业,目前最正规的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与机构组织的培训不同,参与这类资格证的培训会有一定的补贴,但基本需要全日制学习一个月,考核要求也会更高”。
不过,她补充道,随着育儿嫂市场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培训与拿证的门槛越来越低,“有些机构只要交够钱就可以办出‘金牌月嫂’证,还有很多阿姨觉得,只要自己生养过孩子就有做育儿嫂的技能。”
在上海开办家政服务中介的郁女士坦言,不少中介机构会帮育儿嫂“润色”简历,雇主们也不可能查证到真伪,“一旦出现问题,现有规范下,针对育儿嫂本人及所属的家政机构,都并没有任何惩罚性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