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地方两会中的家政声音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5 17:03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三孩”政策深化以及家庭服务需求升级,保安保洁13825404095如何推动家政行业规范化、专业化、数字化发展,成为各地破除民生痛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2025年地方两会召开期间,家政服务业仍是多地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议题。多地代表委员围绕行业痛点建言献策,释放出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数字化转型:

让找家政像打车一样方便、快捷、可靠

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专题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浦东新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潘秀红建议,建立一个家政服务大市场平台,让家政服务与用户需求精准对接,让找家政像打车一样方便、快捷、可靠。

在她看来,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很大,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家政服务。

为此,她建议上海把家政服务列为民生实事,由政府主管,行业相关部门主导,大数据协作,集成信息,联合家政龙头企业,打通数据壁垒,成就上海乃至全国领先的家政服务业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家政人员提供培训、考证、就业、补贴等一揽子服务,吸引家政人员登记注册,推进家政企业发展,为用户提供服务查询和人员匹配、服务跟踪和评价反馈、服务投诉等功能,让消费者用得放心、用得方便,同时也为政府激发市场活力、沉淀数据资产、加强行业监管助力。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8集团)副总裁曲子恒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表示,家政服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建议从打造家政服务数字化平台、提供精准资金融资支持、引导推动前沿技术应用、配套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四方面着手,助推家政行业走上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快车道。

铸就品牌:

推动行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

湖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妇联界别召集人卢妹香对标对表国家一系列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政策,提出了强规划、强标准、强规范、强政策扶持、强监管五个方面的建议。

她认为,湖南缺乏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家政服务品牌,比如浙江有“常山阿姨”,山东有“阳光大姐”等全国知名家政品牌。近年来,湖南省妇联一直致力于推动落实“湘女姐姐”家庭服务产业联盟,通过建立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和统一发布平台实现抱团发展。

为了助推联盟落地落实,湖南省妇联积极推动“社区家政服务生态圈”建设,规划建设家政进社区服务点,打造有辨识度、影响力、号召力的“湘女姐姐”社区家政服务品牌,首批建成4个家政进社区服务点。

在四川省两会召开期间,四川省政协委员,达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本权建议,制定全省家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抓规划引领、主体培育、服务优化、品牌提塑,建立标准化社区服务点,培育家政服务优秀企业,扩大“天府妹子”“巴山妹子”“达县幺妹”等本土化家政品牌的影响力。

人才困局:

职业化教育破解“人难找”

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哈尔滨市举行期间,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七台河市宏伟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莉芬在议案中建议,提升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时效,进一步推动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李莉芬表示,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制度,是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她建议,对照先进地区家政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经验做法,尽快明晰黑龙江省家政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政策,制定全省统一的认证标准、完成时限,帮助企业解读好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流程和标准,对职业工种、认定方式、认定等级、认证人数等需求制定实施细则,尽快将家政职业技能认证权限下放到各地市人社部门,由省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备案。帮助家政企业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推动企业扩大家政职业技能认证范围,除了加大传统保洁家政员的认证外,尊重企业意愿,将育婴员、养老护理员、食品营养师的培训和认证列为重点,简化认证流程,确保认证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在今年青岛市两会上,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岱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皓宁建议加大家政服务人才培育力度,开展政府补贴的从业人员培训。

他表示,支持青岛市开放大学、职业院校开办家政本科班、大专班,开设现代家政管理、家政护理等高技能人才专业,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家政服务行业权益保障,成立家政服务行业联合工会,方便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从业人员加入工会组织,享受工会待遇,加强权益保障,建议相关部门推出青岛市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明确规范和定义三方的权利义务,更有效地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曲晓丽)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