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养老、育幼等领域家政服务需求正在持续释放,初步估算家政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人,具备专业技术的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3000万人,行业企业100多万家,行业规模超1.1万亿元。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让更多居民有了家政服务的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而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及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同样促使家政服务的相关需求持续增加。在需求高涨的情况下,用工缺口自然出现。
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消费者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日常家务。这是因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让更多消费者使用智能家居,采取网络购物、在线订餐等消费方式,进一步“解放双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就显示,我国居民的家务劳动活动时间正在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往往集中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细分领域,例如照护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残障人员、失能人员等,这些工作既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细心耐心的同时为照护人员和服务家庭提供情绪价值,也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工作。另外,一些新兴的家政服务项目也具有一定的技能门槛,比如上门代厨、儿童陪伴等。换言之,高质量的家政服务需要的不只是肯干的人,也要能干会干。
在实际中,家政服务企业多为小微企业,企业经营规模有限,很多家政服务企业充当的是中介角色,其工作主要是帮助有需求的家庭和从业人员之间“搭桥”,收取中介佣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缺少专业化、体系化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家政服务人员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也对从业积极性有不利影响。
事实上,居民家庭会因家庭人口结构和年龄的变化调整家政服务需求,家政服务人员上岗后一般也不会“从一而终”,而是会不断转岗服务于不同家庭,这就需要家政企业完善包括岗前、在岗、转岗等在内的全链条全员培训机制。当然 ,由于业内多为小微企业,并不是所有家政服务企业都具有专业化的培训设施和培训人员,需要培训家政产教融合型的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技能培训。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促进家政服务企业健全家政服务人员保障机制,也值得各地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