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与老龄化趋势,惠州家政13825404095家庭服务业市场需求愈发专业精细,行业呼唤多技能傍身的高素质从业者——
如何让家政“好找”又“好用”
“八旬老人找住家陪护,老人能自理,主要负责给老人做饭、打扫卫生、助浴按摩”“下午半天,接学生放学、打扫卫生、做晚饭”“育婴、早教,月工资6000元到1.2万元”……日前,记者走访青岛(市北)灵活务工市场时看到,多家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站在入口处“抢人”。
随着“返工大军”陆续到岗,岛城的家政市场又忙碌起来。家政公司订单多、返岗人员求职意愿强,行业供需两旺让家庭服务业市场升温不少。为了更好地匹配家政市场,今年青岛“春风行动”组织了家政服务业专场招聘会,29家家政企业带着2200余个就业岗位现场“抢人”。
育婴师每月工资6000元起,月嫂每月工资8000元到万余元,普通的养老护理员月薪也能达到5000元……招聘现场,不错的薪酬待遇让不少求职者心动。
在招聘会隔壁,新生儿护理、老年人急救演练、中式面点等多门公益性技能培训课同步开课。不少前来求职的务工人员在招聘会填写完登记信息后,就被这些培训课吸引了过来。一堂公益课下来,近20人报名了相关课程培训。
市场需求火爆
家政服务人员“返岗”即“上岗”
得知青岛(市北)灵活务工市场有家政服务业专场招聘会,于国芬一大早就坐客车从老家菏泽赶过来,行李都没来得及放下。“往年我都是农历正月初十左右就回来找活了,今年家里老人身体不太好,在家多照顾了几天,去年跟我一块干活的几个姊妹早都回来‘上户’了,我有点着急,赶紧来看看。”于国芬说。
在招聘会上转了一圈,于国芬很快就物色好了一家家政企业,对方给她推荐了一个住家养老看护的工作。老人能自理,请人主要负责老人的日常起居照料,每月工资5000元,需要住家……几个条件都让于国芬感到满意。“我们已经约好了,下午就去跟雇主聊一聊,没问题的话,明天就可以上岗了。”只用了40分钟,于国芬就敲定了自己的年后“第一单”。
年后家政市场迎来一波新的用工小高峰,特别是“一老一小”的相关服务需求火爆。这一点让文凤家政的负责人张文凤感触颇深。
“年前一些家庭或公司需要保洁的多,年后复工复产,到了保姆用人高峰期了,孩子需要接送,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很多雇主都来咨询。”说话间,张文凤的手机响了起来,又有新的客户打电话来“要人”。
需求端的火爆,让张文凤觉得手里的员工“不够用”。为了能尽量满足客户的用工要求,张文凤一边加大招聘力度,一边鼓励老员工尽早返岗。为此,她还安排了“接驳车”。“我们很多员工都来自临沂沂水,所以从大年初三开始,我们就安排了‘跑线车’,每天一趟,帮助更多员工尽快返岗。”张文凤表示。
来自淄博沂源的王秀珍就是被张文凤电话“喊”回来的。“年后用工需求量大,老板缺人手,电话催我好几次,让我赶紧回来。”王秀珍告诉记者。刚返回青岛,王秀珍就收到了两份工作邀约:“一家在市北,一家在市南,两家雇主都很着急,今天下午就得定下一家,明天就上岗了。”
前天“下户”、昨天面试、今天就接到通知、明天“上新户”……订单安排同样紧锣密鼓的还有月嫂王秀梅。“入冬到现在,我就没闲着,基本就是前脚‘下户’,后脚就又被‘预订’走,一户接一户。”王秀梅说。
用人要求提升
从业人员须多技能傍身
尽管年后“返岗潮”使得家庭服务业供给大幅提升,缓解了一部分需求压力,但相较而言,目前的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供给仍满足不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山东鲁姐家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敏眼下迫切想要招聘一批30岁至55岁的女性求职者,从事月嫂、育婴师等工作。王晓敏介绍,“我们这个行业从来不缺客户,缺的是从业人员,尤其是缺经过专业系统培训、高素质的好‘家政’。”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与老龄化加速,家庭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也愈发专业精细,对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王晓敏表示,“像育婴行业,以前市场上对育婴师的要求多集中在‘保育’,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但现在更关注‘教育’,从业者不光需要经验积累,更要不断学习、考资考证。”这也让多技能傍身成为众多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共识。
幼儿教育专业出身的孙茜已经从事育婴师工作10年,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家家政服务机构的育婴培训讲师。“以前育婴师主要靠经验,但现在不一样了。”当下,孙茜明显感觉到,客户群体越来越年轻,对科学育儿理念的认可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客户关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指标,更关注孩子的习惯培养、学习启蒙、社交锻炼等,这就要求育婴师必须得跟上最新的理念和模式,实时更新育婴专业知识。”孙茜表示,她所在的家政服务机构不仅会鼓励从业者学习营养膳食制作、婴幼儿护理、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还会要求从业者不定时回归“课堂”,学习更新育儿知识。
王秀梅也表示,除了拿到育婴师证外,她还会自学所在家政服务机构的云视频课程,有时候也会根据雇主的不同要求,学习一些蒙氏早教类的育婴知识。
与此同时,伴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从业人员在传统家政技能之外,是否具备操作智能设备、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也成为越来越多雇主用人的条件之一。“之前用过一个年龄比较大的阿姨,学习速度慢,洗碗机教了好几次才会用,磨合起来太累了。”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此后,年龄成为他找家政服务人员的重要考量因素。
行业需提质升级
青岛多措并举求“解法”
此前58到家发布的《家政服务人员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护老保姆需求年同比增长21%,育儿嫂需求增长23%,精英管家、儿童成长陪伴等高端家政需求更是上扬34%。
尽管市场展现出对高质量家政服务的高需求和对年轻从业者的明显偏好,但供给端的变化表现却较为迟缓。据统计,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人员仍存在高达2000万的缺口。依照全国每万人约200名家政服务人员匡算,青岛大约需要家政服务人员20万名,但从目前人社部门的统计来看,全市家庭服务业从业人数在10万人以上,整体从业规模还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青岛高质量家政服务供给不足。”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业促进部部长贾海英表示,青岛30岁以下从业人员占比只有9%,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60%。
作为全国32个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城市之一,青岛率先在全国实行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补贴政策,为从业人员缴纳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方责任险;率先在全国打破户籍身份限制,将在青就业的所有从业人员纳入扶持范围,对机构吸纳家庭服务灵活就业人员给予每人每月350元岗位补贴;为降低人工成本,给予家服机构每人每年1000元的稳定就业岗位补贴……一系列政策为家庭服务业机构和从业者吃下了“定心丸”,为整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夯实根基。
不仅如此,青岛还组织开展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提升行动,明确利用三年时间组织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提升项目,构建青岛市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一体化、标准化培训体系和考评体系,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为行业发展寻找“青春解药”,青岛积极举行家政企业与校园岗位对接会,深化校企合作,并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选树一批家庭服务明星。
“我们希望突破人们对家庭服务业的传统刻板印象,挖掘更多新兴市场,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高技能从业者在这一行业更有获得感。”贾海英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青岛日报2025年2月26日3版
责任编辑:吕靖雯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青岛日报官方微信(qddaily)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报网立场。